1917年,在九州小仓成立了日本第一家卫生陶瓷制造公司,即东洋陶器株式会社(现TOTO)。创始人是在卫生陶瓷国产化上注入心血和热情的大仓和亲。
1903年,他随同父亲大仓孙兵卫前往欧洲视察,当看到纯白、干净的卫生陶瓷时,他确信“日本不久也会迎来卫生陶瓷的时代”。当时采用的都是非抽水式卫生间,一般都置于住房外。“普及卫生陶瓷坐便器,一定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。”凭着这种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,开始走上了普及卫生陶瓷的道路。
所谓卫生陶瓷,是指浴缸、厨房水槽、大便器、小便器、洗脸盆等陶瓷洁具的总称。在没有下水道等基础设施、一般家庭不具备设置卫生陶瓷条件的情况下,制造卫生陶瓷实在是一项前卫大胆的决定。
制作体积大、形状复杂的卫生陶瓷的难度很大,而开始研究并制造在日本从未涉足过的卫生陶瓷领域,这一举措未能得到日本陶器合名会社(现株式会社则武)核心层的理解。
1912年,在位于名古屋的日本陶器合名会社的一隅,大仓父子投入私人财产,建立制陶研究所,为开拓新领域开始了研究工作。
当时的主任技师在试制情况记录中写道:“在制胎、釉药的调配中,一共反复进行了1万7280余种的调配和试烧。”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后,终于在1914年完成了日本第一台国产冲水式坐便器。在试销售时得到“毫不逊色于进口货”的评价,于是决定正式立项。开始建设工厂。
在工厂选址上,选择了小仓,因为这里容易获取原料高岭土、天草陶石、燃料煤,并靠近适合亚洲出口的门司港,具备各种有利条件。“东洋陶器株式会社”于1917年成立。
公司名称中的“东洋”表示市场不限于欧美,“还准备在中国大陆、东南亚等东方市场投入力量”,体现了和亲希望制造符合世界需求的产品的强烈意愿。
“决意要诚实工作,超越欧洲产品,符合世界市场需求,不断促进贸易发展。”伴随着创始人和亲的强烈意愿,TOTO迈出了作为卫生陶瓷制造商的第一步。
然而,创立伊始,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进展得都不顺利。为了使从未见过卫生陶瓷的日本人理解这一必要性,首先从制作《何谓卫生陶瓷》的启蒙材料开始,使其加深对卫生间、洗面台和浴室的理解。
和亲在新工厂倾注心血的是创新性烧成窑—隧道窑的建设。
1912年,在视察欧洲时写信提到,“对于在德国开始进行的白色胎体烧制隧道窑,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实地考察,发现如果能尽早买进该项专利,即使暂时有所牺牲,将来亦可获利不少。可节约煤炭四成五,令人惊叹。”回国后,和亲着手交涉如何获取日本国内独家使用权,但未能得到核心层的支持。于是,和亲再次拿出了私人财产。
后于1918年,与英国的DRESSLER公司签订了独家使用权协议。
尽管引进了可进行连续生产的隧道窑,但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几乎都不具备,所以没有接到卫生陶瓷的订单,靠着已开始的餐具生产维持经营,同时等待卫生陶瓷需求扩大的时机。
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TOTO,采取的一项战略就是在东京设立办事处。当时,东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西洋风格建筑,这些建筑的卫生陶瓷采用的都是进口货。
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是一场严重的灾难,使东京大约4成的城区都消失了,许多楼房倒塌。在重建需求的特殊背景下,TOTO的高档卫生陶瓷接到了来自丸大厦恢复工程等高档建筑的大批订单。
进入1926年后,地震灾后的重建项目、产业界的经济复苏。并且,在不断推进现代化的东京,受下水道规划和建筑高层化的影响,卫生陶瓷的需求明显增多,成为业绩提升的良好开端。
和亲自创业时开始,就一直有着自己生产水栓金具的构想:“卫生陶瓷需要与附属配件配套才能发挥作用,为此,希望我们能自己生产出优质的水栓金具。”在产量增长的同时,对水栓金具的需求也不断扩大,自1946年开始实现自产水栓金具。
水栓金具实现自产后,TOTO的核心开始形成,朝着厨卫洁具综合制造商的目标不断发展。
为解决战后住房紧张问题而成立的日本住宅公团,出台很多新办法,日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,随着新干线、地铁、下水道铺设等工程的开展,厨卫洁具的需求也开始扩大。时代不断发展,厨卫洁具已成为一种空间概念。
TOTO在新领域中积极开拓,从单件商品向复合商品转变。而且,实现了向住宅设备综合制造商发展的飞跃性成绩。
追求客户满意度,不断努力接近客户所需,加深与客户之间的联系。提供超越客户期待的满意度,这是TOTO展现的姿态。公司社训“爱业至诚、良品均质、奉仕信用、协力发展”是沿袭创始人事业发展精神而创立的,今天,员工们仍在忠实地贯彻着这一不变的理念。
TOTO作为世界品牌,扎根于各国和地区,成为当地客户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在各国、各地区建立品牌,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进程。